采取從嚴從緊的特殊舉措保護好優質耕地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3-02-17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對“口糧田”實行永久保護,要有“嚴上加嚴”的特殊之舉。為此,發揮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的管控約束作用,嚴格重大建設項目審查,對不符合占用規定的,一律不予通過建設用地審查和用地預審;符合占用規定的,按照“數量不減、質量不降、布局穩定”的要求補劃到位。
采取從嚴從緊的特殊舉措保護好優質耕地
【概要描述】對“口糧田”實行永久保護,要有“嚴上加嚴”的特殊之舉。為此,發揮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的管控約束作用,嚴格重大建設項目審查,對不符合占用規定的,一律不予通過建設用地審查和用地預審;符合占用規定的,按照“數量不減、質量不降、布局穩定”的要求補劃到位。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3-02-17
- 訪問量:0
紅線之守,來之不易。
守住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“好”耕地,尤其需要特殊管控舉措。
永久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,也是我們的“口糧田”。
“基本農田就該種糧食。除了流轉的地,我自家的耕地也沒耽誤,糧袋子滿當當。”重慶市石柱縣60歲的村民田永強自家的4畝地,一年可收2000斤玉米和4000斤稻谷。好田好土是莊稼人的命根子,但重慶大山里到處散布著零星的“巴掌田”,作為渝東南典型喀斯特區域的石柱縣,更是如此。對此,重慶采取“化零為整”的方式,將零散、低效、廢棄的地塊適度集中,建成規?;倪B片水稻種植基地,吸引了不少種糧大戶。如今,耕地流轉價格從每畝200元提升至600元,耕地上種出的生態紅米,售價可達每斤30元,農戶的種糧熱情也隨之提高。以此為基礎,石柱縣還將打造農文旅融合的田園綜合體整治項目,讓農民種糧獲得更多收益。
在重慶,改變的不僅僅是“巴掌田”,農田變良田也改變了以往種糧不賺錢、耕地管護難的窘境,提供了永久基本農田的“永久保護”方案。
對“口糧田”實行永久保護,要有“嚴上加嚴”的特殊之舉。為此,發揮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的管控約束作用,嚴格重大建設項目審查,對不符合占用規定的,一律不予通過建設用地審查和用地預審;符合占用規定的,按照“數量不減、質量不降、布局穩定”的要求補劃到位。同時,嚴格永久基本農田用途管制,結合耕地衛片監督和國土變更調查,全面動態掌握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利用狀況,及時將疑似問題圖斑下發地方整改落實,將違法違規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問題解決在初始和萌芽狀態。
黑土耕地是珍貴的土壤資源,是耕地中的“大熊貓”,也是國家糧食安全的“壓艙石”。
“針對黑土保護問題,黑龍江省全面規劃,借助科技支撐,打出一套糧食安全與生態保護并重的組合拳,為退化的黑土‘加油’。”2022年8月,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三督查組來到三江平原。調研發現,黑龍江省立法、規劃、政策、制度、科技聯動,采取有效措施保護黑土地。2022年初印發的黑龍江省“十四五”黑土地保護規劃,銜接黑土地保護工程實施方案,重點實施“六大工程”,對黑土地從保住數量、提升質量、改善生態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保護。依據同年3月1日起施行的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利用條例,該省建立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,構建起省、市、縣、鄉、村、網格、戶七級田長責任體系,將黑土地保護措施落實到地塊。
2022年,與《黑土地保護法》實施相呼應,自然資源部發文推動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等四省區自然資源部門進一步加強黑土耕地保護,推動開展黑土耕地調查、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特殊管控等方面的非常之策,從嚴控制建設項目占用黑土耕地,從嚴約束城鄉建設無序蔓延對黑土耕地侵蝕。其中,明確要求準確掌握黑土耕地家底并建立檔案,將黑土耕地全部帶位置納入耕地保護任務,納入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實行黨政同責考核。此外,要求建設占用黑土耕地的對耕作層剝離再利用,實行“占黑土補黑土”,切實保護黑土耕地資源。
2022年,黑土地地表基質調查在2021年試點工作基礎上,開展了東北典型黑土區地表基質調查。截至目前,已累計完成46個縣(市、區、旗)23.7萬平方千米調查任務,形成階段性整裝成果,將為全面掌握黑土地數量、質量、結構、分布和利用狀況,促進黑土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提供有效支撐。
“農田必須是良田。”為了讓更多農田變良田,土地綜合整治將耕地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。
湖北竹溪,水坪鎮洛河流域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區,經過一年多的建設,發生了不小的變化。作為國家級試點之一,項目統籌優化田、水、路、林、村整體空間格局,通過美麗田園整治與建設,優化土地利用結構,打造現代農業和農田景觀,并結合“山水林田湖草”整體稟賦統籌安排產業布局,保護與挖掘鄉村文化,建設生態新村。
像這樣的試點,全國一共有446個,涉及28個省區市,以鄉鎮為基本實施單元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。各地在試點實踐中,將“田”作為國土空間要素之一,融入田園環境綜合整治、美麗鄉村建設和生態保護修復當中,不僅關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,還注重優化耕地布局,統籌考慮耕地的生態健康,兼顧區域生態系統保護恢復。耕地,作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在城鄉統籌、產業融合、鄉村振興等多領域發揮出多元化功效。
守住良田,建設良田,用好良田,也是耕地保護制度“最嚴格”的體現。守住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“好”耕地,尤其需要特殊管控舉措。
文章來源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y3qRWfE3JPIoLNiveC72Q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